首页

搜索 繁体

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5章(2 / 3)

能去官学中读书,私宅反而不禁女子读书。

&esp;&esp;也是巧了,两家有这么点子血缘在。

&esp;&esp;她想试试,对方收了她自然是好,若是不收,她丢些脸面也不算什么。

&esp;&esp;在家自学这许久,她早已明白,四书五经作为古代经典文学,所蕴含的知识量难以言喻,她自学不了。

&esp;&esp;和现代读书根本不是一个概念。

&esp;&esp;厅内顿时一阵寂静。

&esp;&esp;林子坳好奇地看着,当时听见白圭的名声,也是偶然,刚回来时,家中没有米粮,出门买东西吃,就听人在聊东街卖糯米包油条那家的小子,才三岁就能识文断字,聪慧非常。

&esp;&esp;爷爷这才起了惜才的心。

&esp;&esp;主动叫人搭话,带关系,抽出来一个卖蜡烛的张鉞。

&esp;&esp;见娘俩都极有成算,便格外好奇。

&esp;&esp;谁曾想——

&esp;&esp;林修然既然起了收白圭的心,就愿意卖他面子,考校赵云惜的功课。

&esp;&esp;“你先前可读过中庸?”

&esp;&esp;“不曾。”

&esp;&esp;她之前读书就是启蒙书籍,中庸这些就比较深了。

&esp;&esp;她的进度比白圭低了些,记忆力也弱些,摊开的那页《中庸》片段,方才听他读过,听白圭背过,又看了两遍,这才能背出来,还不如白圭流利。

&esp;&esp;不过她的考校,林修然有心为难,不愿收她,以免招惹是非,让她把这一页默写下来。

&esp;&esp;赵云惜便在林修然和张鉞的寒暄声中,执着笔墨,按着要求默写下来。

&esp;&esp;林修然沉吟片刻,在心中衡量,自家唯一年岁大些的孙子也才十三,他安排成小夫子代他授课,辈分提起来了,倒也无碍,其余最大不过七岁,女子读书,通读一遍也就罢了,一年两年,家里孩子尚未长大,倒是使得。便不再迟疑,虽然赵云惜年岁略大了些,但是和他家女孩放一起读书也是可以的。

&esp;&esp;能牵扯出亲来,那就是亲戚。

&esp;&esp;难为她聪慧爱读书,林修然索性收了。

&esp;&esp;“如今天气暖和,白圭十日后来报道,你也来。”

&esp;&esp;赵云惜的眼睛瞬间就亮了,躬身道:“云惜谢先生开恩。”

&esp;&esp;她高高兴兴地拉着小白圭一起磕头,天地君亲师,她磕起来头毫无负担。

&esp;&esp;看来老者回乡,是为了造福积德,或者是为子孙做富贵计。

&esp;&esp;这十天,赵云惜原本想做面脂送给林家女子,后来想想,天气渐暖,大家都不爱脸上糊一层的感觉,只能作罢。

&esp;&esp;她便开始琢磨,送些什么好。

&esp;&esp;主要对方京城来的高官,她根据红楼梦猜,定然是什么都见过,什么都听过。

&esp;&esp;想起红楼梦,她就知道送什么礼物了。

&esp;&esp;——蔷薇露。

&esp;&esp;蔷薇花露馨烈非常,从大食国传入我国,在唐朝时就极为珍贵,用琉璃瓶装着,洒在人的衣袂上,十来天味儿都不散。

&esp;&esp;能敷脸、喝、泡酒等等,堪称一绝。

&esp;&esp;她记得明朝中期朝廷实施海禁政策,不和外国贸易,蔷薇露的主要来源是别国朝贡,皇帝用不完了就赏大臣。

&esp;&esp;赵云惜不确定他们有没有,但是被贬官了,想必不得圣心。

&esp;&esp;大食国的蔷薇花她没有,国产蔷薇没这个功效,她记得茉莉花、栀子花、木樨都极好。

&esp;&esp;这时节没有木樨,茉莉花和栀子花倒是开得正好。

&esp;&esp;赵云惜搬出自己的钱罐子,数了一贯钱出来,心疼的要命,读书果然极费钱,主要人情来往开销也大多了。

&esp;&esp;但别人愿意收她,就是恩情。

&esp;&esp;“白圭,跟娘一起去买点东西。”赵云惜赶上骡子就要出发。

&esp;&esp;小白圭坐上骡子还有些懵。

&esp;&esp;“背书呀。”他想多记些,免得开学了就他不会。

&esp;&esp;赵云惜拍拍他的小脑袋:“别背傻了。”

&esp;&esp;他太沉浸式了。

&esp;&esp;别人大概都是担心孩子不爱读书,她要防着他太爱读书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